穆迪:第三方电子支付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不大
核心提示:中新社上海6月20日电(记者姜煜)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20日发布报告称,第三方电子支付的迅速兴起促进了中国在线消费市场的增长,其发展将支持中国经济转型,而当前电子支付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不大。本报告中所称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是指非银行业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
中新社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姜煜)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20日发布报告称,第三方电子支付的迅速兴起促进了中国在线消费市场的增长,其发展将支持中国经济转型,而当前电子支付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不大。
本报告中所称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是指非银行业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报告称,中国消费者的网购潮促进了提供电子零售支付服务和系统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的发展,他们向零售客户收取的交易成本比银行更低,并且更便于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支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额在2016年达到人民币99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超过100%。中国艾瑞咨询和美国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通过手机进行的第三方电子支付额约为1.8万亿美元,显著超过同期美国的0.1万亿美元左右。
2016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在线消费者渗透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尼尔森的调查显示,网购中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的中国受访者占86%,显著高于北美的38%、西欧的56%、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37%。
穆迪的报告称,中国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已经渗透到所有在线零售渠道,涉及消费品贸易、餐饮住宿、家居用品和金融产品等服务以及部分B2B(企业对企业)业务。
“虽然中国银行业的电子零售支付系统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当前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兴起对中资银行的直接冲击不大”,报告说,因为零售支付手续费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仅占非常小的一部分,中国银行业往往更注重对大型企业的贷款和其他服务。
报告指出,更长期来看,电子支付和电商行业的总体发展可鼓励中国个人消费增长,这与政府将经济增长引擎从投资转向消费,从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考察天津华莎大酒楼 探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
- 天津市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聘任新闻策划和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
- 天津:五一假期同欢庆 消防安全谨记心
- 天津市七部门联合发布“五一”劳动节消防安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理赔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适老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智能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构建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打造全场
- 全国劳动模范!这名国寿员工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