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旅游国际化:从“小部落”到“大格局”
核心提示:图为“2017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现场蒙古风情吸引观众驻足张玮摄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题:呼伦贝尔旅游国际化:从“小部落”到“大格局”中新网记者张玮“旅游的先驱是商人。呼伦贝尔旅游雏形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始于中俄贸易旅游。”日前,“2017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落下帷幕,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局长樊云翔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自豪地介绍道。
图为“2017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现场蒙古风情吸引观众驻足 张玮 摄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 题:呼伦贝尔旅游国际化:从“小部落”到“大格局”
中新网记者张玮
“旅游的先驱是商人。呼伦贝尔旅游雏形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始于中俄贸易旅游。”日前,“2017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落下帷幕,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局长樊云翔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自豪地介绍道。
图为游客咨询呼伦贝尔旅游线路 张玮 摄
“2017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有来自8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旅游行业的逾千家参展商和特邀买家参展,最终达成约63亿元人民币的合作意向金额。博览会期间,不足一平方米的呼伦贝尔展位人气爆棚,中外旅游从业者、爱好者对这片中国北疆的圣洁“天堂”颇感兴趣,并达成诸多合作意向。
呼伦贝尔位于中国北疆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有1733公里的边境线,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其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图为旅游从业者对呼伦贝尔旅游资源颇感兴趣 张玮 摄
“呼伦贝尔旅游没有起萌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却在短短二十多年发展过程中,逐渐从民族小部落走向了国际大舞台。”樊云翔如是说。
资料显示,呼伦贝尔境内有43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有着不同的部落,到现在他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
“山地、丘陵、森林、草原、河流、湿地……看蒙古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至圣主成吉思汗整合蒙古高原,南伐金夏,西征花剌子模,建威震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北京游客李金生与记者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对呼伦贝尔的了解和向往。
图为呼伦贝尔旅游企业负责人与俄罗斯旅游界人士交流 张玮 摄
呼伦贝尔旅游发展委员会促进科科长李洁韬介绍道:“这里除了是世界蒙古人顶礼膜拜的圣地,还有金发碧眼、中俄混血的俄罗斯民族令人新奇;与呆萌驯鹿相守相亲的中国最后使鹿部落令人敬畏;有崇尚自然、依旧保留狩猎文化的中国三少民族令人珍惜……”
“这些资源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呼伦贝尔最珍贵的宝藏。就是这一个个文化各异的‘小部落’组成了如今呼伦贝尔的国际‘大格局’。”樊云翔说,“2000年左右,呼伦贝尔才真正成立旅游部门,那时候的当地的旅游模式只有一种——去看纯粹的蓝天和草原。如今,我们围绕地理优势和多样自然、文化资源开拓海外市场,近几年,除俄罗斯和蒙古国的游客外,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港澳、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呼伦贝尔2004年全年接待中外游客约400万人次;2016年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553.62万人次(不包括一日游)。
李洁韬说,目前的呼伦贝尔形成了国际化交通网络,除了依托毗邻俄蒙的地理优势形成公路、铁路交通网,还开通了至俄罗斯、蒙古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航线。旅游产品也开始针对东亚、非洲、欧美国家在做进一步推广。
呼伦贝尔市天景泰旅行社总经理姜小红从事中俄蒙跨境游业务十几年,她告诉记者:“呼伦贝尔的美景一直在路上。我们在努力开发更丰富的旅行模式,比如,当下流行的自驾、房车、露营等形式,用高端的现代旅行方式讲述最淳朴的呼伦贝尔。”
樊云翔表示,目前,呼伦贝尔正在着力打造国际高端旅游目的地。已经开通了多条跨境旅游线路;同时,正在打造中蒙互贸区、黑山头中俄跨境旅游试验区和中俄跨境旅游互贸区;并且通过“茶叶之路”将旅游市场向南拓展至东南亚,向北延伸至莫斯科、圣彼得堡,让呼伦贝尔旅游形成一个国际化网络格局。(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