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电影学院院长在沪共论电影教育与技术
核心提示:中新社上海6月13日电(记者许婧)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著名导演陈凯歌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院长戴利等13日在上海围绕电影人才教育和电影技术前沿话题展开研讨。当天,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球电影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电影是技术进步的产物,而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是电影创作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
中新社上海6月13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著名导演陈凯歌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院长戴利等13日在上海围绕电影人才教育和电影技术前沿话题展开研讨。
当天,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球电影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
电影是技术进步的产物,而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是电影创作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作为电影艺术至关重要的两个要素,“故事”与“技术”间的关系成为论坛关注的话题。
陈凯歌提出,电影的小说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电影戏剧时代。所谓电影的小说时代,就是人物统治银幕的时代,这个时代终结的原因正是因为互联网。
他认为,人不应该成为银幕上的一个符号,电影的魅力应该始终来源于人本身,而电影的真正伟大之处是把人联在一起,希望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
担任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院长超过25年时间的戴利表示,谈论技术远远比谈论讲好一个故事简单,但是技术让合作更为复杂,让每个岗位的人必须懂得和各个部门做更好地沟通,年轻的电影制作者更应该学习、探索,知道技术的真正用途,进而为故事服务。
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及总裁于冬认为,技术在电影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技术所产生的强化的剧场效果,是使电影区别于小屏幕的重要因素,也是电影工业具有巨大魅力的原因。好莱坞视效大片仍是电影市场的主流,中国电影如果要迎头赶上,必须要在主赛道上与好莱坞竞争,这样才能带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
- 天津市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聘任新闻策划和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
- 天津:五一假期同欢庆 消防安全谨记心
- 天津市七部门联合发布“五一”劳动节消防安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理赔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适老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智能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构建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打造全场
- 全国劳动模范!这名国寿员工获殊荣
- 戎耀启航创享未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健康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