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发现150余座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古墓
核心提示:新华社长沙6月12日电(记者刘良恒)记者从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获悉,考古人员近期在长沙城北发现了150余座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古墓,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等文物。今年2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城北开福区一工地建设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现一批古代墓葬和水井。
新华社长沙6月12日电(记者刘良恒)记者从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获悉,考古人员近期在长沙城北发现了150余座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古墓,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等文物。
今年2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城北开福区一工地建设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现一批古代墓葬和水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今年2月至今,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该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已发现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墓葬150余座,以及少量古代水井和一处建筑基址。目前,考古人员已发掘墓葬100余座,出土大量包括陶器、铜器在内的珍贵文物。
考古人员介绍,这100余座墓葬的时代历经战国晚期、西汉、东汉、南朝、隋唐及明清时期。其中,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墓葬60座,均为中小型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随葬器物以仿铜陶礼器为主,鼎、盒、壶组合最为常见,个别墓葬随葬有铜剑、铜镜、琉璃璧以及泥“郢称”等。东汉至隋唐期的墓葬10余座,墓葬形制包括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和砖室墓两种,个别墓葬有少量青瓷碗、青瓷罐,以及“开元通宝”铜钱等。明清时期墓葬20余座,均为小型的长条型土坑竖穴墓,随葬品较少。
另外,该墓地发现6组合葬墓,均为长沙形土坑竖穴墓,两座一组,墓葬形制、大小近似,并列分布,推测为夫妻异穴合葬墓。考古人员表示,这批墓葬的发现和发掘,对于研究长沙地区的发展历史和古代丧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稀粥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如何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B族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金融知识科普:如实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金融知识科普:临床
- 中国人寿启动“智汇未来 一生守护”2025年
- 图雅诺X5:货运界的“能省会赚”实力派
- 单次补能,解锁环岛畅行新体验 “VAN里中国好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水果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如何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二手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金融知识科普:健康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金融知识科普:双录
- 从摇篮到传承,中国人寿以“一个国寿 一生守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吃太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近视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桑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金融知识科普:分红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金融知识科普:分红
- 从“二八大杠”到无钥匙启动:中国飞鸽跃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