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中医药交流从未断绝一脉相连
核心提示:中新社福州6月16日电(林春茵林艺萍)台湾作家杨渡在85岁的母亲患上腰病那年,重新认识了“中医药”。6月16日,位于厦门海沧的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展示馆开馆,吸引两岸乡亲齐聚于此,共叙乡情。中新社记者王东明摄腰痛在床的杨老妈妈求遍西医而没有起色,最后被台湾的“全真教”用药酒治好,竟能慢慢起来行走。
中新社福州6月16日电 (林春茵 林艺萍)台湾作家杨渡在85岁的母亲患上腰病那年,重新认识了“中医药”。

6月16日,位于厦门海沧的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展示馆开馆,吸引两岸乡亲齐聚于此,共叙乡情。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腰痛在床的杨老妈妈求遍西医而没有起色,最后被台湾的“全真教”用药酒治好,竟能慢慢起来行走。施救的“丘处机”弟子告诉杨渡,即使在过去两岸隔绝时期,产自大陆的中药材,“四川的药材、东北的人参”在台湾任何地方都能找到,“两岸中医药交流从未断绝”。
对于72岁的台湾彰化县北斗镇村民颜贻发来说,“两岸中医药交流”指的就是共同信仰“医神”保生大帝。彰化主祀保生大帝的百年宫庙庆安宫,一直是福建籍移民的信仰中心;他的颜氏祖上“开台王”颜思齐,祖籍地在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信奉的也是保生大帝。
“上世纪80年代,两岸一解禁,我马上就来祖地拜拜,火车坐了快20小时。”颜贻发说,至今他每年都渡海来参加青礁村的保生大帝文化节,连续9年举办的海峡论坛,他也年年赴约,“回来朝圣祭祖的路,也走了快30年。”
共探两岸中医药同源相承,是历届海峡论坛的重头戏之一。16日,大陆最大的中医药文化展示基地——“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展示馆”开馆。该基地坐落在厦门海沧区青礁村,与保生大帝的慈济祖宫毗邻。
在展馆中,闽籍知名漆画家郑力为首的团队用一幅漆艺壁画《凤鸣台海》,展示了两岸医学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两只凤凰口衔相思草,跨越海峡展翅齐舞,隔着螺钿撒成的波涛,海沧青礁慈济宫与台湾镇澜宫遥遥相望。
展馆展出128件(套)展品、文物,现代科技的魅力也随处可见:用水墨文字的聚散虚实来展示中医精神的玄妙;触及投影光线中游动的锦鲤,可以获取养生法;多媒体互动中,针灸铜人可以实时看到相应经脉。
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林文生说,该馆“全面展示两岸中医药历史、中医文化、闽南风俗和源远流长的两岸深情”。
开馆仪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吴振斗向台湾来宾介绍大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依据这一线路图,大陆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推出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随着两岸交流深入,中医药展现独特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当下‘一带一路’更为中医药振兴,带来了天时地利时机。”吴振斗说。(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荡气回肠夕阳歌 酣畅淋漓晚霞曲大型文艺汇
- 普惠金融“国寿实践”亮相2025中国品牌论坛
- 津韵暖夕阳 情满康泰园 天津中华文化养老艺
- 天津电商城多元业态协同发展 金秋消费季交
- 亨斯迈亮相中国国际石化大会:以创新与绿色实
- 中国人寿寿险漠河北极村营销服务部开业!把“
- 守护民生璀璨,他们让微光汇聚成星河
- 天津铁路运输法院举办新闻宣传工作专题培训
- 依法护文脉 藏珍启新程— 第二十一届全国民
- 理赔无纸化率99.81%!看中国人寿在安徽如何用
- 头雁的远见:76周年,中国人寿以“多元”塑造保
- 天津举办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
- 新媒体平台“如意甘肃网”让甘肃故事“声”
- 风景i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勾勒商
- 赫力昂与国大药房启动“新一代骨骼健康新概
- “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目”天
- 76载“变”与“不变”
- 赫力昂响应世界骨松日开启“全生命周期骨骼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中国人寿
- 赔付超4400万件!中国人寿2025年三季度寿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