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工琢磨发动机23年 练出“听诊”绝活(图)
核心提示:【绝活看点】付宏年,安徽省劳动模范,改造医用听诊器为汽车发动机断病。付宏年正在用自制“听诊器”检修汽车。本报记者孙振摄下午,酷热,夹杂着嗡嗡的轰鸣声,修理车间里焦躁、沉闷,付宏年俯身、侧耳,任由尾气拂面、汗浸衣背,他则耐心地戴上医用听诊器,一手将两个橡胶听筒紧紧塞进耳朵,一手将改装后的听诊头,在发动机外壁的不同位置,反复挪移。
【绝活看点】付宏年,安徽省劳动模范,改造医用听诊器为汽车发动机断病。

付宏年正在用自制“听诊器”检修汽车。本报记者 孙 振摄
下午,酷热,夹杂着嗡嗡的轰鸣声,修理车间里焦躁、沉闷,付宏年俯身、侧耳,任由尾气拂面、汗浸衣背,他则耐心地戴上医用听诊器,一手将两个橡胶听筒紧紧塞进耳朵,一手将改装后的听诊头,在发动机外壁的不同位置,反复挪移。
没一会儿,付宏年开出了诊断书:发动机齿轮出现故障,连续的“呲呲”声是轴承出了问题。
付宏年是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安捷分公司的一名汽修工人,从事汽修工作已经23个年头了。
用医用听诊器给汽车看病,付宏年算是第一人。以往,老汽修师傅为了听清发动机内部的异响,都是拿一把长柄起子靠在发动机外壁,耳朵贴着起子末端辨听故障,但这样瞧病“误诊率高”。
“起子两端都是圆形的面儿,贴近发动机的一端接触面大,噪音杂,贴近耳朵的一端用手堵耳朵堵不紧,易受外界噪音干扰。”付宏年说,经常是判断这个部件有故障,一番大拆大卸,发现问题并不在那儿。
仔细端详付宏年的听诊器:两个耳孔大小的听筒可死死地塞进耳朵,外界杂音进不来;医用圆形听诊头已被改成尖状杆控头,发动机内部的声音可以传导得更清晰精确。
“听诊法”在修理厂推行,减少了大拆大卸,提高了工作效率、诊断的准确率:听滑动轴承和齿轮异响的准确率达到90%,其他异响也能达到80%。
类似的小创新,付宏年还有一箩筐。比如驾驶员开车时只顾朝前看,汽车机油压力过低时,仪表盘上亮起的报警灯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引起注意,为此,他在车辆内部加装一只声响报警器,当机油压力过低时,双重警报便能及时提醒驾驶员。成本只要20元,却可减少车主成千上万元的损失。
“无他,但手熟耳,外加一点思考。”闲聊之间,付宏年已将七零八落的发动机配件,东拼西凑,组装完成,透过沾满油渍的手心,一层叠着的老茧,坚硬厚实,它是一个个小创新背后的注脚。老茧下面,付宏年左手中指已明显变形,食指指甲中间裂着的暗缝清晰可见——那是一次修理故障车受伤留下的痕迹:当时的付宏年为弄清故障车刹车抱死的原因,不断调试刹车片,以致刹车片突然反打,在猛烈惯性作用下,他的左手被死死夹在刹车片里,食指指甲盖被整个掀了下来。
每天至少要检查10多辆车,小修不过夜、大修加班干,每个配件都维修过成百上千遍;为弄清一个配件的来龙去脉,应用原理,他翻看技术资料,琢磨研究;思考每一次的故障原因,及时给出解决方案。付宏年坦言“依然喜欢维修工作”,“累点儿苦点儿,可每次琢磨透一个小零件,攻克一次大故障,都特别有意思。”
在从业的第23个年头,付宏年有更多期待,“再研究点儿小创新,多给学徒传授点儿经验,让好手艺传下去。”(本报记者 孙 振)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荡气回肠夕阳歌 酣畅淋漓晚霞曲大型文艺汇
- 普惠金融“国寿实践”亮相2025中国品牌论坛
- 津韵暖夕阳 情满康泰园 天津中华文化养老艺
- 天津电商城多元业态协同发展 金秋消费季交
- 亨斯迈亮相中国国际石化大会:以创新与绿色实
- 中国人寿寿险漠河北极村营销服务部开业!把“
- 守护民生璀璨,他们让微光汇聚成星河
- 天津铁路运输法院举办新闻宣传工作专题培训
- 依法护文脉 藏珍启新程— 第二十一届全国民
- 理赔无纸化率99.81%!看中国人寿在安徽如何用
- 头雁的远见:76周年,中国人寿以“多元”塑造保
- 天津举办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
- 新媒体平台“如意甘肃网”让甘肃故事“声”
- 风景i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勾勒商
- 赫力昂与国大药房启动“新一代骨骼健康新概
- “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目”天
- 76载“变”与“不变”
- 赫力昂响应世界骨松日开启“全生命周期骨骼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中国人寿
- 赔付超4400万件!中国人寿2025年三季度寿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