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受访者运动曾肌肉拉伤 调整运动强度别逞强
核心提示:夏日到来,运动健身的热潮再次掀起。但盲目运动不但不能健身反而容易伤身。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0%的受访者运动时出现过肌肉拉伤。63.3%的受访者建议及时调整运动强度、不能逞强。受访者中,00后占1.1%,90后占20.6%,80后占51.3%,70后占21.0%,60后占5.3%。近四成受访者运动时出现过抽筋王晶晶是一名客服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倒班。
夏日到来,运动健身的热潮再次掀起。但盲目运动不但不能健身反而容易伤身。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0%的受访者运动时出现过肌肉拉伤。63.3%的受访者建议及时调整运动强度、不能逞强。
受访者中,00后占1.1%,90后占20.6%,80后占51.3%,70后占21.0%,60后占5.3%。
近四成受访者运动时出现过抽筋
王晶晶是一名客服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倒班。“有一段时间感觉身体素质下降了,就把锻炼身体提上了日程”。
邓宏坤是一名运动达人,已经坚持长跑10多年了,每天都会跑步或去健身房做器械运动。
调查中,受访者运动的频次为:一周2-3次(45.7%)、每天运动(25.2%)、两周1-2次(17.4%)、不固定(4.4%)。7.3%的受访者几乎不运动。
王晶晶主要的运动项目是跑步。“我比较喜欢跑步,因为跑步不太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比较轻松随意”。
“现在很流行运动健身,但运动前一定要熟悉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邓宏坤说。
大家在选择运动项目时,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调查显示,38.5%的受访者会根据自身喜好选择,35.6%的受访者会选择运动强度可以接受的项目,13.8%的受访者会因亲友进行某项运动而尝试,5.6%的受访者会选择专业人士推荐的项目,还有5.6%的受访者会随意选择。
“我有个朋友,家住10楼。他听别人说爬楼梯好,就连着好几天晚上连续爬楼梯五六趟,结果膝盖受到了损伤。”邓宏坤说,膝关节是人体容易受到损伤的关节之一,在运动中要格外注意。
在北京读大二的杨莲从小就有些胖,上大学后她开始了运动减肥。“刚开始运动时,觉得自己浑身上下有用不完的劲儿。我以为跑得快、出汗多就能减肥,结果第二天发现大腿内侧的筋抻到了,连下楼都要一步一步小心地走”。
数据显示,40.0%的受访者在运动时出现过肌肉拉伤,38.7%的受访者出现过抽筋。受访者遇到的运动损伤还有岔气(24.8%)、摔倒(23.2%)、骨折或关节损伤(19.2%)和中暑(9.4%)等。
半数受访者建议多咨询专业人士
邓宏坤最早开始运动时也出现过运动损伤,但他认为,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和运动后的恢复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调查显示,59.4%的受访者会穿着合适的服装运动,55.0%的受访者会选择合适的场地。其他做法还有:运动中适度补水和休息(46.9%),运动前热身(39.5%),运动中监测身体指标(21.2%)和运动后拉伸肌肉(20.7%)等。
有过惨痛教训的杨莲再开始运动时就很谨慎了。“我专门请教了体育老师,也询问了一些专业意见,现在觉得,跑步后如果不做拉伸,运动只完成了一半”。
邓宏坤指出,一些人运动健身存在误区。“有的人喜欢倒着走或踮脚走,但这两种方式会对髋关节和膝盖造成损伤。只能把它们当做辅助练习,不能长时间这样走”。
王晶晶除了自己跑步外,还下载了运动健身的App。“我觉得这种App很方便,想运动了打开App跟着里面的教练做就行。而且每个动作还有详细的介绍和示范,防止出现动作不规范”。
调查显示,当不知道如何科学运动时,34.5%的受访者会凭经验解决,32.7%的受访者会自己查资料,18.1%的受访者会向朋友询问,13.4%的受访者会请教专业人士。
邓宏坤建议刚开始运动的人要循序渐进。“一些从来不运动的人,刚开始最好隔天运动,每次保持半小时左右的运动量。等坚持一个月左右再逐渐提高运动强度”。
要科学运动,63.3%的受访者建议及时调整运动强度、不能逞强;60.4%的受访者建建议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项目;50.0%的受访者建议多咨询专业人士。(实习生 孙山)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十四五”健康保障新突破:看多层次医疗保障
- 中国人寿:以两乡网点“小切口” 写普惠金融
- 天津家传古玉民族文化博物馆拍卖有限公司 1
- 天津市沧州商会召开工作会议 明确五大职能
- 天津:“银龄智享秀夕阳”数字生态平台新闻发
- 国际CMF设计奖·展览馆正式开馆——开启全
- 金融文化实践录 | 以“浙江精神”赋能国寿
- 天津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梵行书院2025大
- 金融文化实践录|中国人寿:守护“小确幸”,托
- 天津静海消防联合区教育局为全区家长发送《
- 中国人寿乡村振兴实践入选人民网“2025人民
- 秦征先生铜像雕塑捐赠仪式在天津画院隆重举
- “津韵明德,二载华章”——津园养老社区联合
- 匠心守非遗 岁月铸传承|天津举办戏曲传承与
- 四抓落实在行动丨中国人寿筑牢中原民生保障
- 天津时尚盛会圆满落幕:时尚姐姐圈启动暨春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以案释险筑牢消费
- 鹭岛情暖普惠路 国寿守护万家安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要小心 防范火灾别大意
- 天津:电动自行车防火 牢记“全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