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决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记者王宾、邓华宁)针灸铜人成“国礼”、青蒿素为全球数百万病患带福音……传统的中医药“国际范儿”越来越足,而如今面临优势弱化、质量控制等多方面挑战。日前,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发展前沿关键技术与创新方法、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水平等今后5年的重点任务,推动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记者王宾、邓华宁)针灸铜人成“国礼”、青蒿素为全球数百万病患带福音……传统的中医药“国际范儿”越来越足,而如今面临优势弱化、质量控制等多方面挑战。日前,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发展前沿关键技术与创新方法、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水平等今后5年的重点任务,推动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统的中医药如何借力技术融合发展的“风口”?规划强调,发展前沿关键技术与创新方法,加强多学科前沿技术与中医药的深度交叉融合,切实促进中医药研究策略的优化和复杂系统研究方法学上的变革,深入揭示证候、中药方剂等中医药关键问题科学内涵。到2020年解决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天然药物成为新药开发来源的国际新趋势已出现,中药研发及中药标准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对此,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完成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药品注册,推动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
基于独特的临床疗效优势,“十二五”时期,16类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疗效获得循证依据。为让传统的中华瑰宝进一步发挥好在治疗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和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规划指出选择重大疾病、难治性疾病,系统开展临床评价、疗效机制及中医个体化辨证论治能力提升等研究。
规划还强调,重点突破中药新药发现与评价、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等核心技术瓶颈问题,为重大新药创制提供源头创新。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
- 天津市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聘任新闻策划和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
- 天津:五一假期同欢庆 消防安全谨记心
- 天津市七部门联合发布“五一”劳动节消防安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理赔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适老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智能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构建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打造全场
- 全国劳动模范!这名国寿员工获殊荣
- 戎耀启航创享未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健康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