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孩玩游戏打赏主播 3个月偷偷花11万多元
核心提示: 昨日,本报A6版报道了一名初中生破解密码偷偷花掉4000多元玩游戏一事。而郑先生昨日反映,他11岁的女儿3个月内偷偷花掉11万多元,用于游戏充值、打赏主播以及发送网络红包。心理专家表示,类似事件在
昨日,本报A6版报道了一名初中生破解密码偷偷花掉4000多元玩游戏一事。而郑先生昨日反映,他11岁的女儿3个月内偷偷花掉11万多元,用于游戏充值、打赏主播以及发送网络红包。心理专家表示,类似事件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其实和家长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有很大的关系。
家长:
小孩3个月内消费11万多元
郑先生来自四川,在福州从事土工工作,收入不太稳定。几年来,他和妻子辛苦工作勤俭节约,好不容易攒下十几万元,原本打算回老家买一套房子,可如今这个愿望落空了。
原来,这段时间郑先生经常收到一些消费短信,但他没有放在心上。六一儿童节那天,他连续收到几条大额消费短信,他才紧张起来。“我没什么文化,不太懂这些,所以去问朋友,他们说问题很严重,让我赶紧去银行查一查。”这一查可把郑先生吓了一跳,卡里将近13万元存款只剩下1万多元了。起初他以为银行卡被盗刷,经过一番调查,发现11万多元被读六年级的女儿小佳花掉了。
多年积蓄就这样没了,郑先生夫妇欲哭无泪。追问之下,小佳坦言,她之前偷偷将父亲的银行卡账号绑定微信,3个月内将里面的钱用于三项消费:一是一款手机热门游戏的充值;二是在一个直播平台打赏教人玩游戏的主播(4万多元);三是给同学和网友发红包(将近2万元)。
通过一番努力,郑先生已基本将女儿发给同学的红包追了回来,但其他款项追讨难度很大。“目前和直播平台已有初步接触,对方要我们出示确凿证据,否则无法退款。”郑先生说。
北京盈科(福州)律师事务所任林鹏律师认为,相比15岁初中生小新的事件,此次事件中女生年龄更小、消费金额更大,表面看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应该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尽管如此,可能也存在取证难的问题。
专家:
孩子非理性消费家长难辞其咎
这几年来,类似“熊孩子”背着家长大额消费的事件屡屡发生。去年4月,闽侯一男孩偷用母亲账号,花费3万元在直播平台打赏主播。今年5月,福州一名四年级女生偷用母亲支付宝账号,充值4万元打赏主播。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葳认为,这与家长子女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有很大的关系。
吴葳说,如今城市生活压力较大,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却疏忽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状态。一些家长甚至不懂如何与孩子交流,存在巨大的代沟。从这两个案例来看,孩子均来自农村,随父母来到福州上学。相比城里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在家庭经济、阅历见识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产生一些自卑感,而且课余生活可能也没那么丰富。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且本身文化程度可能也不高,既没时间也不善于与孩子沟通。为了让自己向身边的城市孩子看齐也好,或是打发课余时间也罢,农村孩子会想方设法从其他渠道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在网络游戏中,通过花钱购买装备取得“成就”,这样既可以享受到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满足,也可以与城市孩子产生共同话题。再加上一些孩子自律性比较差,如果父母未及时发现并制止,即使明知自己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仍会深陷其中。
针对这样的“网瘾”,吴葳建议,首先对于孩子的一些请求,家长不要一味拒绝,应该适当满足并进行解释教育。否则,孩子在多次被拒绝后,可能会出现背着家长自行去获取的情况,在没有家长的理性引导下孩子容易无法自拔。其次,家长应该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哪怕是到户外走一走也可以,领略自然风光,拓展社会见识。再次,可以陪孩子到图书馆看书,甚至陪孩子一起玩游戏,了解孩子的喜好并进行引导。
□他山之石
游戏企业违规 最高或罚50万欧元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逐步完善规章制度,限制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中的游戏时间以及非理性消费。然而,目前一些规定只是建议性质,且没有具体的约定,这给游戏企业留下可操作的空间。此外,因为违规成本较低,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一些游戏企业仍会“顶风作案”。而在其他国家,会对违规企业进行重罚,而且明确限制了消费金额。
德国:先后推出多项法律法规,严格要求游戏企业执行用户年龄准入制,如果违反规定,最高可处罚50万欧元。
日本: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定严格的游戏分级制度。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必须提前征得监护人的同意。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中消费,也要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韩国: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时,游戏企业必须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同时,明确限制用户每月最高消费额度(约1600元),防止出现大额非理性消费。(记者 徐强)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