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谈登月:“如果有机会,没问题”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7日讯(记者马常艳)“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步伐不会停止,一定会向更远的深空迈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6日回应“是否有打算登月”说,“如果有机会,没有问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7日讯(记者 马常艳)“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步伐不会停止,一定会向更远的深空迈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6日回应“是否有打算登月”说,“如果有机会,没有问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记者马常艳摄
杨利伟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期间透露,中国载人登月尚未在国家层面取得立项,不过目前正在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在他看来这个准备时间“应该不会太长”。
杨利伟介绍,中国空间站计划在2019年~2022年间完成在轨组装并投入运营,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实验。目前,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正在进行空间站各舱段及新型运载火箭和其他相关产品的研制。
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采用对称T形构型。轨道倾角42°~43°,高度340km~450km,设计寿命10年,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
杨利伟表示,在研制建设中国空间站的同时,中国正在积极考虑“三步走”发展战略之后的载人航天发展问题。
在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如何看待航天科幻电影”的问题时,杨利伟说,这些都是对宇宙的一个探索过程,对航天人来讲,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无论是科学的探索还是科技的畅想,我们还是很关心的。
杨利伟说:“百姓生活和航天时时刻刻都分不开,就像大家现在都举着的手机一样,如果没有了航天,很多东西都实现不了。”杨利伟以北斗卫星举例说,将来在航天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出行、通讯等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改变。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CCTV智慧中国"爱我中华戏曲之花"庆五一国际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考察天津华莎大酒楼 探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
- 天津市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聘任新闻策划和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
- 天津:五一假期同欢庆 消防安全谨记心
- 天津市七部门联合发布“五一”劳动节消防安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理赔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适老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智能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构建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打造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