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亚军零薪水当残疾孩子教练 要圆孩子冠军梦
核心提示:一个偶然的机会,前国家毽球队队员、世界杯亚军获得者、扬州高邮人唐小松,和一群喜欢踢毽子的残疾孩子结缘。他主动给这些孩子当起了没有编制、不拿薪水的“志愿教练”,并给毽球队取名“龙之舞”。唐小松给孩子们上课。晓晴摄在唐小松眼里,这群特殊的孩子也是龙的传人,也有冠军梦,他要为圆孩子们的梦想坚持下去。扬子晚报记者两次走进高邮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训练场,采访唐小松和他执教的“龙之舞”毽球队。
一个偶然的机会,前国家毽球队队员、世界杯亚军获得者、扬州高邮人唐小松,和一群喜欢踢毽子的残疾孩子结缘。他主动给这些孩子当起了没有编制、不拿薪水的“志愿教练”,并给毽球队取名“龙之舞”。
唐小松给孩子们上课。晓晴 摄
在唐小松眼里,这群特殊的孩子也是龙的传人,也有冠军梦,他要为圆孩子们的梦想坚持下去。扬子晚报记者两次走进高邮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训练场,采访唐小松和他执教的“龙之舞”毽球队。
通讯员 方晓晴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咏
曾任大学教练,因孝回乡结缘聋哑孩子
记者在高邮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的训练场地里,看到一位身材高挑的中年老师,聚精会神地在场边上“手舞足蹈”地指导着一群聋哑孩子“踢毽子”。他一边打着手势一边大声喊着“腿抬高”“再往上踢高一点”,可几个小队员还是跟不上节奏,老师打手势示意孩子先停下,自己再重新示范,不厌其烦。
荷花塘特校校长刘春生告诉记者,这位耐心教孩子们“踢毽子”的老师,是前国家毽球队队员、曾荣获毽球世界杯亚军的唐小松。
高邮是全国闻名的“毽球之乡”,1993年,15岁的他代表高邮队参加全国比赛。1999年荣获世界杯亚军。
退役后,唐小松受聘于广州市建筑集团,同时在华南农业大学当毽球教练。后来因为年迈的父母身体状况不太好,孝顺的他,辞职回到老家高邮,边照顾父母,边做电脑生意。
去年秋季,唐小松带着5岁的儿子在体育馆玩,看到一群来自高邮荷花塘特校的聋哑孩子在操场上踢毽子。唐小松被打动了,他丢下儿子,跟身边的特校老师要了一只毽球,当场示范起来。孩子们被他踢出的各种花样迷住了。他们一边鼓掌,一边用含糊不清的话语表达着开心,并用手语示意:能不能教教我们?
开始像带“外国队”,义务教练认真学手语
回家后,这些聋哑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总是出现在唐小松的眼前:孩子们有热情也有能力,却没有专业教练,可否建立一支队伍,让这些特殊孩子进行毽球训练?
与此同时,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也正为找不到教练烦恼。经过几天的思考,唐小松拨通了刘校长的电话,开门见山:“我是唐小松,听说你们学校的聋哑学生毽球队没有专业教练,如果你们需要,我愿意义务做这个工作。”
去年11月,唐小松正式挂帅特校“龙之舞”毽球队,当起了没编制、没薪水的志愿者,他把特校的舞蹈教室改建成球队训练基地。第一批经过挑选的13名聋哑孩子,开始在这位前世界亚军的带领下,进行系统学习与训练。
唐小松告诉记者,初带聋哑孩子,跟带外国队一样。队员听不见,跟他们交流得使出浑身解数,连比划带喊,一遍遍重复。
为了能更好与聋哑孩子沟通,唐小松的家中,有两本荷花塘特校刘校长送的手语书,他一直认真学习。
最初训练的这13名小孩,唐小松是在一名手语老师帮助下进行指导,孩子们也是他的手语指导老师。经过半年的磨合,加之手语学习,他通过比较专业的手势和黑板板书,就可以与孩子们交流了——竖拇指是好,摇头是不好,双手拍大腿是表示“大力一点”……这么一点点找到默契。
他把自己的下午茶,给“MVP”当奖励
唐小松说,孩子现在学的都是最为基础的内容,比如马步、单踢等。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参加比赛,并发挥出较高水平。如果能一直努力下去,经过1年系统训练,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毽球竞标赛”的盘踢、蹦踢、拐踢等单项比赛了。
训练休息时间,为了补充能量,学校每天都给孩子们安排一顿蛋糕、面包和酸奶的下午茶,唐小松每次都把自己的那一份作为奖品,送给当天表现好的孩子作为鼓励。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名小男孩搂过他的肩,嘟囔着饿了,然后狼吞虎咽吃起了面包,他乐呵呵“伺候”着,不时还给他们擦擦嘴。
如今,唐小松每天用很多时间教孩子的同时,还要打理着自己的电脑店,照顾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和上幼儿园的儿子。聋哑孩子的刻苦与执着,让他体会尤深,他说:“这是我这辈子带过的第一支残疾人球队,即使将来他们与正常孩子一起打比赛,什么奖项都没获得,但看到他们和健全人一样享受运动带来的酸甜苦辣,再苦再累也值了。这支球队叫做‘龙之舞’,孩子们,你们也是龙的传人,也有冠军梦,我要为圆你们的梦想拼下去!”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第179期)2025年第二期企
- 南台村:“大喇叭”传出保险“好声音”
- 一零一企业家俱乐部举行入会仪式:资源聚合
- "多拉快省好"全能战士,风景T7破解场景化物流
- “佳直播”携手海川星辰,打造明星感团播新体
- “跃动未来”计划启航,中国人寿深度赋能体育
- 福田风景T7上市:重塑微卡市场格局
- 退役军人齐聚一堂迎八一 重温军旅荣光续写
- 中国人寿第十九届客户节圆满收官:一场穿越“
- 【头条专访】 悬疑剧《雨夜惊魂》实力派演
- 穿越时空的颜料罐:“国寿小画家”十五周年艺
- 2025首届数字经济赋能银发经济与大健康产业
- 22.3亿阅读!中国人寿神兽盲盒获评年度传播标
- 琴弦上的家国情怀:宋禹霏古筝师生音乐会奏响
- 中国人寿受邀参加央视财经“7.8”主题对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召开学习贯彻金融系统党的
- 四川金川县开展“天府同心·温暖同行”儿童
- 四川金川县:花椒丰收采摘忙 干群合力保丰收
- 银发关怀、金融科普、公益服务……N种方式
- 中国人寿“五位一体”帮扶模式助力大六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