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题:地方戏人才培养迎来春天——专家解读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新华社记者周玮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日前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题:地方戏人才培养迎来春天——专家解读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
新华社记者 周玮
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日前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意见提出着力支持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加强地方戏人才培养,鼓励戏曲名家、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在有条件的艺术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推动基层戏曲院团与地方戏人才培养对接等内容,让业界倍感振奋,认为“地方戏人才培养迎来春天”。
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着力支持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加强地方戏人才培养。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张刚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导向,就是说我们的戏曲教育不仅要继续面向京剧、昆曲等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大剧种,还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戏。
“我们以往的戏曲教育分类布局中,确实在地方戏这一块有忽视、有缺失,投入普遍较小,人才断档严重。人才兴则剧种兴,只有不断培养出地方戏的高质量后备人才,才能保证地方戏繁荣发展,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欣赏需求。”张刚说。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列举了一组数字: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诸多剧种中纳入学校教育的剧种仅50多个,纳入高等教育的剧种仅20多个。我国现有两三百个剧种,如果都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来并不现实。对此,意见提出优化戏曲专业结构布局和完善戏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思路。巴图说:“相关部门统筹规划,戏曲院校结合基层戏曲院团的需求,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为基础,以世界级、国家级非遗剧种为重点,坚持抢救和发展两条腿走路,一要提高地方戏进入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数量,二要重点保证主要戏曲剧种与院校戏曲专业相对应,以优化全国戏曲专业结构布局。”
从戏曲启蒙教育到中专、大专(高职)、本科、研究生,这是戏曲人才培养体系层层递进的环节。专家指出,按照意见要求,做精戏曲本科、研究生教育,就是要重视表演人才特别是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要改革现有的普遍培养的教学体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避免千人一面。
如何解决戏曲院校招生、就业两头难问题?巴图说,在生源状况无法立即改变的情况下,意见提出的文化、教育行政等部门协同,院校与院团协同,编制戏曲人才需求报告,制定戏曲人才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院校在院团建立生源基地,完善优秀生源选拔机制,校团联合培养濒危剧种人才,推进招生考试改革等都可以有效缓解招生难题。
“基层院团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供需双方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的同时,戏曲院校还应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院团和戏曲事业迫切需要的地方去。正确的就业观念教育应当成为戏曲院校德艺双馨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图说。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普惠金融“国寿实践”亮相2025中国品牌论坛
- 津韵暖夕阳 情满康泰园 天津中华文化养老艺
- 天津电商城多元业态协同发展 金秋消费季交
- 亨斯迈亮相中国国际石化大会:以创新与绿色实
- 中国人寿寿险漠河北极村营销服务部开业!把“
- 守护民生璀璨,他们让微光汇聚成星河
- 天津铁路运输法院举办新闻宣传工作专题培训
- 依法护文脉 藏珍启新程— 第二十一届全国民
- 理赔无纸化率99.81%!看中国人寿在安徽如何用
- 头雁的远见:76周年,中国人寿以“多元”塑造保
- 天津举办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
- 新媒体平台“如意甘肃网”让甘肃故事“声”
- 风景i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勾勒商
- 赫力昂与国大药房启动“新一代骨骼健康新概
- “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目”天
- 76载“变”与“不变”
- 赫力昂响应世界骨松日开启“全生命周期骨骼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中国人寿
- 赔付超4400万件!中国人寿2025年三季度寿险理
- 中国人寿:为社会包容性发展注入企业公民的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