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什么时候高考话题不再如此热门
核心提示:我们在说“知识改变命运”时,忘了技能也可以改变命运。而更重要的是,中国要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培养出千百万高级“工匠”是不行的。-----------------------------------------------------今年的高考,跟以往有些不同。适逢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的节点,所以坊间关于这个话题的议论明显比往年更热闹。
我们在说“知识改变命运”时,忘了技能也可以改变命运。而更重要的是,中国要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培养出千百万高级“工匠”是不行的。
-----------------------------------------------------
今年的高考,跟以往有些不同。适逢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的节点,所以坊间关于这个话题的议论明显比往年更热闹。有媒体发表社论称高考令“知识改变命运”,另有媒体提前做了专门的调查,告诉大家“昔日高考状元今何在”。
高考恢复40年来,确实改变了亿万人的人生轨迹和境遇。有一种说法叫“跳农门”,即是指千百万出生乡野的农家子弟,因为考取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里工作和生活,从此就跟他们父辈的命运有了云泥之别。其实,既往的科举时代也有类似说法,比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等。
知识确实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但是最终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或者说人生轨迹的,是他(她)拥有什么样的三观。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窃以为最重要的标志,是看从它那里走进社会的学子们,都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一所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多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无论它名气多大、规格多高、排名多靠前,对社会又有多大的贡献呢?这个视角,也适用于对整个高等教育现状的观察。
高等教育除了担负塑造青年健康人格重任外,还应该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方面做好文章。把大学比喻为“象牙塔”,并不是褒扬,它原本是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的话。把大学生称之为“天之骄子”,也是个不太正确的类比。如果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大多为眼高手低的人,那么它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就是不及格的。
为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促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人社部近日下发通知,就2017年技工院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相关报道说,未来技工这个职业“钱途”无量,因为目前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
中国的技工之稀缺,世所罕见。中华全国总工会一位领导说,日本的高级技工在其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占比为40%,德国则高达50%;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这说明中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分量,实在是太轻了。我们在说“知识改变命运”时,忘了技能也可以改变命运。而更重要的是,中国要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培养出千百万高级“工匠”是不行的。我们的国民教育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但是,至少在管理体制上,技工教育属于人社系统,还不是“高教”这个舞台的主角。高考跟它关系不大,家长和学子们似乎也从没把技工院校当回事儿。这其实已不光是学生的三观问题了,而是我们整个教育系统的三观问题。
什么时候高考话题不再如此让人津津乐道,什么时候诸如国外“教授的儿子乐当技工”的传闻不再成为美谈,我们的高等教育可能就算真正走上正轨了。朱达志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