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误捐1.7万 基金会退钱
核心提示:刘先生被误捐的1.7万元转账记录在微信后台给扶贫基金会提交的转账记录在微信后台给扶贫基金会提交的转账记录网络平台方称将改进捐款措施个人单笔捐款设上限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苏宿迁的刘先生到朋友家玩,朋友8岁的孩子闹着要玩游戏,随后刘先生把手机给了孩子,结果孩子却点开了微信钱包里的公益,将刘先生卡上的1.7万捐出。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了刘先生,刘先生证实此事,并称捐款过程中没有要求输入支付密码或验证码。

刘先生被误捐的1.7万元转账记录

在微信后台给扶贫基金会提交的转账记录

在微信后台给扶贫基金会提交的转账记录
网络平台方称将改进捐款措施 个人单笔捐款设上限
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苏宿迁的刘先生到朋友家玩,朋友8岁的孩子闹着要玩游戏,随后刘先生把手机给了孩子,结果孩子却点开了微信钱包里的公益,将刘先生卡上的1.7万捐出。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了刘先生,刘先生证实此事,并称捐款过程中没有要求输入支付密码或验证码。昨天,扶贫基金会回应称,捐款已在6月2日退回并得到了刘先生确认。腾讯方面称尽快优化相关设置。
事件
孩子玩手机误捐1.7万元
据媒体报道,5月3日,家住宿迁市区的刘先生到一个朋友家玩。朋友家8岁的孩子闹着要玩游戏,刘先生就把手机给了孩子,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孩子无意中点了捐款,把刘先生卡里的1.7万元全部捐了出去。
昨天,当事人刘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确有此事,他是后来看手机才知道孩子误捐了一万七千块钱。“当时支付后还有一个支付故障,需要返回微信重新支付,但是发现这笔钱已经支付了。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要求输入支付密码和验证码,我在事发后有20多天都在联系各个单位,但始终得不到有效处理,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求助媒体。”
据刘先生介绍,在发现孩子误捐后,自己第一时间联系了扶贫基金会,并且在5月4日在扶贫基金会后台提交了支付记录,同时还通过传真给基金会发送了退款申请(手写)、身份证、银行卡号以及支付凭证。
刘先生表示,自己在网上发帖求助后,一个广州的大学生联系到他,说他自己也误捐了3000元钱。
刘先生称孩子误捐的是“抗战老兵关怀计划”。北青报记者在腾讯公益中看到,这个项目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发起,项目包括抗战老兵关怀计划、阵亡将士遗骸及归葬等,善款接收方是中国扶贫基金会。
“孩子玩手机误捐1.7万”事件也引发了网上热议,有网友认为既然是无行为能力的小孩子的转账行为,基金会应该退款。同时,也有网友质疑腾讯公益的设置有问题,应该设置支付密码。
回应
扶贫基金会已将钱退回
在“玩手机误捐1.7万”引发热议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昨天上午回应称,1.7万元已于6月2日11点59分13秒完成退款,原路退回到刘先生的账户,并在14点13分得到刘先生在后台的确认。同日,刘先生也向北青报记者确认,自己已收到退回的1.7万元钱。
基金会在公布的调查过程中称,在5月4日接到了刘先生“误捐1.7万”的电话,并将退款的流程和所需证明材料告知刘先生,当天下午收到刘先生提供的退款申请、捐赠截图和身份证明材料。5月5日至15日,基金会与项目执行方、捐赠平台、支付平台分别进行了核实,并于5月15日发起内部退款流程。5月17日至19日,基金会互联网捐赠工作人员审核退款材料时,发现其中有疑点的地方,主要是没有刘先生所说支付异常的证明材料和可充足证明是8岁孩子误捐的材料。随后,客服工作人员与刘先生沟通希望其能够补充证明材料,但5月19日至31日均未收到补充材料。6月1日,刘先生提交了新的证明材料。鉴于刘先生补充了新的材料以及本人对事件详细的描述,该会互联网捐赠负责人通过了退款流程,最终于6月2日退回钱款。
延展
基金会两月遇到4起误捐款
基金会表示,本次因孩子误操作造成的误捐并不是孤案,是网络捐赠会遇到的情况。近两个月,基金会就已经处理4笔捐赠退款,其中两笔属于系统异常造成误捐,1笔属于精神病人误捐,1笔属于账号密码被盗后误捐。上述3种类型的退款申请分别在捐赠人提供了系统异常证明、精神病鉴定证明、公安立案证明后给予了退款。
基金会也表示,在这个个案的处理过程中,基金会客服工作人员的确存在表述流程不严谨、解决问题不够专业等问题,给捐赠人和公众造成了困扰,在此向捐赠人及公众真诚致歉。“通过这件事我们也会吸取教训,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让工作更加严谨,更好地为捐赠人服务,让公益更透明、让捐赠更便捷、让公众更满意。”
此外,基金会同时提醒大家,万一发生误捐,一定要留好证据,及时与相关方沟通,提供材料,耐心按照程序进行,既不对自己造成损失,也维护了捐赠的严肃性。
措施
平台方:个人单笔捐款设上限
针对“玩手机误捐1.7万”一事,6月3日晚,腾讯公司公关总监张军在微博上回应称,目前腾讯公益已沟通善款接收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退款处理。同时,为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现已对捐赠做了优化,在更好的措施上线之前,个人单笔捐款最高额度为500元。
另外,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其声明中也提到,基金会也从腾讯捐赠平台了解到:针对捐款免密支付额度机制,腾讯公益将联合微信支付尽快对其进行优化设置,限定个人单笔捐款最高额度。在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的同时,鼓励用户更好地参与到指尖公益中。
体验
苹果手机捐款无需输入密码
昨天中午,北青报记者体验了公益捐款流程,发现使用苹果手机捐款不需输入密码,而安卓系统的手机则需要。
用苹果手机进行捐款时,在“微信钱包”-“腾讯公益”中,北青报记者找到了“抗战老兵关怀计划”,点进去可以看到有“我要捐款”和“邀朋友一起捐”两个选项,在“我要捐款”,列出20元、50元、100元和500元四个固定金额,同时也可以填写其他金额捐款。在北青报记者选择固定金额并点击“立即捐款”后,页面跳至浏览器,继续点击“确认支付”即完成了捐款,过程中不需要输入密码,也没有要求填验证码的环节。
随后,北青报记者用另外一部安卓系统手机体验捐款,发现同样的捐助项目中,捐款均在微信内完成,且需要输入支付密码才可以捐款。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使用苹果手机在捐款时,系统自动勾选了“同意《腾讯公益用户协议》”,下面有行小字提示“公益捐款免验证密码”。而安卓系统手机因为需输入支付密码则没有这行小字提醒。
就公益捐款无需输入支付密码一事,北青报记者电话咨询了腾讯微信支付专线,客服称已将相关问题记录并反馈。
观点
律师:误捐行为可以追回
昨天,北青报记者咨询了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韩骁认为,捐赠是独立行使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将为自己所有的物质给予给别人的行为,而误捐是捐赠的行为不是行为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本案件中孩子在10周岁以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权利对钱财进行处分,孩子的捐赠行为无效,误捐的钱是可以追回的。”
而对于通过腾讯公益等类似平台进行公益捐款,韩骁称,公益捐款平台受《慈善法》规定的约束,由民政部审查网络募集平台资格。《慈善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慈善组织的财产应当根据章程和捐赠协议的规定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发起人、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挪用或者侵占慈善财产。并且《慈善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统一或者指定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信息,并免费提供慈善信息发布服务。慈善组织应当在前款规定的平台发布慈善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在是否应该设置支付密码方面,韩骁认为微信公益捐赠应当设置密码,捐款平台有责任防止误捐。“微信平台对于平台活动具有监管的责任,不用密码就可支付捐款的设置系统是存在漏洞的,为了避免类似误捐行为的发生,捐赠平台应对系统进行整改,保证捐赠人的支付安全。”
文/记者 郭琳琳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京津冀政企交流活动(2025第九期)在津圆满举行
 - 三季报发布,中国人寿总保费规模创历史同期新
 -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超1678亿元
 - 递交亮眼成绩单!中国人寿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
 - 资负统筹,多元发展,中国人寿前三季度新业务价
 - 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目"天津
 - 荡气回肠夕阳歌 酣畅淋漓晚霞曲大型文艺汇
 - 普惠金融“国寿实践”亮相2025中国品牌论坛
 - 津韵暖夕阳 情满康泰园 天津中华文化养老艺
 - 天津电商城多元业态协同发展 金秋消费季交
 - 亨斯迈亮相中国国际石化大会:以创新与绿色实
 - 中国人寿寿险漠河北极村营销服务部开业!把“
 - 守护民生璀璨,他们让微光汇聚成星河
 - 天津铁路运输法院举办新闻宣传工作专题培训
 - 依法护文脉 藏珍启新程— 第二十一届全国民
 - 理赔无纸化率99.81%!看中国人寿在安徽如何用
 - 头雁的远见:76周年,中国人寿以“多元”塑造保
 - 天津举办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
 - 新媒体平台“如意甘肃网”让甘肃故事“声”
 - 风景i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勾勒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