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医院将向公众开放 文物修复全程就像治病
核心提示:故宫文物医院将向公众开放 文物修复全程就像治病
原标题:故宫文物医院将向公众开放
所有文物医生均穿白大褂,这是一间没有药味儿的医院。
国内最大文物“全科医院” 专医文物疑难杂症
昨天,历经两年多建设的故宫文物医院终于揭开神秘面纱,书画、木器、漆器、金属等多种文物的损伤均可在此修复。文物来到这里真像病人走进医院,也要“挂号”“分诊”,“治疗”完毕后再出院与观众见面。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未来故宫文物医院也将对外开放,观众可预约观看文物的“手术”过程。
闻不到药味的医院
新落成的故宫文物医院,位于故宫西侧院墙内侧。据单霁翔介绍,故宫文物医院原名“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自2014年4月12日开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终于竣工,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地上和地下各一层。
作为国内最大的文物科技保护机构,文物医院全长361米,是一排颇似古代朝房的平房,与故宫整体建筑风格浑然一体。不过,走进里面却真像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宽敞整洁的白色通道,两旁是各个“诊室”,所有文物医生均身着白大褂,只是这里闻不到药味而已。
据单霁翔介绍,文物医院从空间上整体划分为6大区域,分别是科技保护区、分析检测区、书画修护区、综合工艺修护区、综合艺术品修护区、金属钟表修护区;从功能上划分为文物科技实验室、文物修护工作室和文物保护管理与展示宣传3部分。书画、木器、漆器、金属、钟表、陶瓷、织绣等文物均可在此修复或复制。
文物修复全程就像治病
据故宫文物医院内的“医生”介绍,一件文物来到文物医院修复,其过程还真有些像是病人到医院看病。
首先是各文物保管部门,列出需要修复或保养的文物清单,到文物医院“挂号”。根据不同文物的损伤情况,文物医院给出修复意见,然后分别送入各相应科室,这有点像是分诊。然后就是开始修复,文物修复完成后,医院还要填写详细的修复记录,就像是一个病人的病例。最后,修好的文物就可以出院了。这些文物大多要进行展览,它们便可以光彩照人地与观众们见面了。
据单霁翔介绍,故宫文物医院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编制达200名。在采用传统工艺保养修复文物的同时,故宫博物院还为这座全新的文物修复中心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如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未来文物医院对外开放后,观众便可以预约参观,近距离观看文物疗伤的全过程了。
学生故宫教育中心上课
昨天,在故宫文物医院揭开面纱的同时,位于午门西侧的故宫教育中心也正式揭牌。当日下午,还有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这里完成了一节生动的课外教学活动。
单霁翔表示,故宫博物院新增加的故宫教育中心设施,位于午门内西侧、熙和门南北庑房内,面积约800平方米,由四个不同主题功能的教室和辅助空间组成。常年面向中小学生及家庭观众提供各类具有故宫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
北京晨报记者 王歧丰/文
李木易/摄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共聚一堂观看九三大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要牢记 远离易燃物
- 天津: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的5个征兆
- 天津: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小贴士 不要在室内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防范指南 发现火险迅速
- 天津:电动自行车火灾消防安全科普 电动车起
- 南疆答卷:中国人寿织密防返贫网守护壮乡万家
- 天津市家传古玉博物馆9月7日在鼓楼西街举办
- 织密安全责任网,中国人寿助推楼宇经济稳健发
- 健康中国“加速度”:中国人寿以保险之力织密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