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跨境电商"蓝图":深化与港澳合作+制度创新
核心提示:(原标题:广深跨境电商“蓝图”:深化与港澳合作,制度创新支援贸易便利)杜弘禹本报记者杜弘禹广州报道广州、深圳跨境电商发展“路径图”集中浮显。5月27日,广东公布《中国(广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和《中国(深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这也是国家层面跨境电商政策暂告稳定后,两地思路的一次完整呈现。跨境电商方兴未艾,广州、深圳“野心勃勃”。
(原标题:广深跨境电商“蓝图”: 深化与港澳合作, 制度创新支援贸易便利)
杜弘禹
本报记者 杜弘禹 广州报道
广州、深圳跨境电商发展“路径图”集中浮显。5月27日,广东公布《中国(广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和《中国(深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这也是国家层面跨境电商政策暂告稳定后,两地思路的一次完整呈现。
跨境电商方兴未艾,广州、深圳“野心勃勃”。广州提出,要将广州综试区打造成为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先行区、外贸优化升级加速器,将该市建成全国跨境电商中心城市和发展高地。深圳目标则是,成为亚太地区跨境电商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物流枢纽。
尽管定位略有差异,但两市却也共通思路,一是希望借跨境电商推进外贸转型升级,二是将进一步深化与港澳跨境电商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两份方案还对监管模式、金融服务等方面创新提出更高追求。受访专家认为,广深跨境电商发展的制度创新需求,实际上就是对广东自贸区更高、更快和更新进行制度创新的要求,重点是贸易便利化方面。
广深功能互补,促外贸升级
2016年一季度,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为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倍,规模全国排名第一,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的30.2%;而深圳201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也达320亿美元,同比增长88%。
但面对红火的跨境电商,广深两市的“野心”不止于此。广州在上述方案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广州元素”跨境电商发展促进体系,经3-5年建设,将广州综试区打造成为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先行区、外贸优化升级加速器,将广州市建设成为全国跨境电商中心城市和发展高地。深圳的目标则是,到2020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年增30%左右,成为亚太地区电商投资合作便利、产融创新突出、服务体系健全、营商环境规范的跨境电商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物流枢纽。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认为,广州、深圳的定位突出各自在跨境电商价值链上的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区位等方面优势。
另一方面,从广东省的角度来看,广深实际亦形成一种功能错位。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陈海权分析,跨境电商作为一个生态体系,很难有城市能够一口气“吃掉”全部功能,因此合理分工非常必要,未来两地如能顺畅联动,这利于全省发展。
广州、深圳发力跨境电商的共通思路,主要体现在希望借助跨境电商来推进外贸的转型升级,以及将进一步深化与港澳跨境电商合作两方面。
广州提出,将实施“互联网+外贸”,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借跨境电商推进转型升级。深圳亦将“探索跨境电商促外贸转型新路径”列为一项主要目标。
毛艳华认为,作为传统外贸大市,广深面临着更大的外贸转型压力,而跨境电商也被视为推动外贸从“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转变的一剂“良药”。
深化与港澳合作方面,两市也均有布局。广州将构建粤港澳跨境电商合作平台,包括创新穗港澳口岸通关模式,加强穗港澳产品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研究合作。
深圳则计划,研究建设深港跨境电商合作示范区,打造深港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生态圈,包括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在港设立离岸公司开展跨境支付、结算业务。
陈海权认为,背靠港澳是广州、深圳发展跨境电商的最大优势。两市有着港澳所不及的互联网技术,但港澳在货源等方面又更胜一筹,未来趋势一定是优势互补。
毛艳华则分析,香港在广州、深圳跨境电商中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角色。同时,香港在贸易服务、金融服务和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这是内地所欠缺的。
制度创新的自贸区基因
事实上,正处于成长阶段的跨境电商,还在探索。
4月8日,国家跨境电商新政突然出台,将多数从业者、地方政府“惊醒”。目前,虽然新政又被按下“暂停键”,给出一年缓冲期,但却留下监管“新命题”。
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联盟秘书长郑艳玲表示,未来如何在宏观政策与市场、企业和消费者需求间进一步取得平衡,既考验官方决策,也值得行业深思。
多名受访专家认为,广州、深圳两份方案在这一节点推出,一方面顺应国家鼓励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两地将对跨境电商发展进一步加大“自下而上”探索和创新力度。事实上,广东政府亦强调,广州、深圳综试区要着力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方式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商健康发展创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同时,对比早前发布的杭州方案,广深一方面是注重经验的借鉴和承接;另一方面,广州、深圳在“自贸区基因”的强大作用下,对制度创新亦有更高追求。
例如,广州提出加快建设涵盖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进出口全流程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尽管“单一窗口”并非广州首创,但其中的质量溯源体系却是创新。依托覆盖全链条的质量追溯体系平台,所有经南沙进出口的跨境电商商品质量信息都可便捷查询,这也意味着监管部门对进出口商品的“来龙去脉”将了如指掌,未来通关也将随之制度完善更便捷。
深圳则提出,下一步将重点发挥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在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创新跨境电商业态和模式。
毛艳华认为,广深跨境电商发展对制度创新需求,实际上就是对广东自贸区更高、更快和更新进行制度创新的要求,重点体现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换言之,跨境电商就是给自贸区探索提出具体的方向,二者实际上均基于推动贸易发展的初衷。
陈海权还认为,出口作为跨境电商的主要方向,但现实中国内企业和产品在国外市场却遭遇困难重重,国内政策远水解不了近火,仍需制度上的对接和平台的支撑。
(编辑:包芳鸣)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金莲花产业出海国际研讨会在津召开 中美专
- 全能王者,实至名归!福田风景i9+斩获2025中国
- 从绿色创新到安全零伤害,亨斯迈的可持续发展
- 跨越“数字鸿沟” 筑牢风险防线——中国人
- 天津首例新业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落地观察“
- 陇南核桃系列饮品走红天津市场:一颗核桃的匠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