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提教育改革:应缩短教育时长
核心提示:(原标题:梁建章:缩短教育时长可成方向)近日,国内著名人口学专家,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梁建章等人给出了自己对于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缩短教育时长。此举既能带来多方面的好处,缓解对社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能促进创新和创业的动力。梁建章表示,携程希望能招揽到19岁的本科导游人才及22岁的硕士工程师。>>建议缩短“常规”教育时长在梁建章看来,近期的事件暴露了社会对于教育制度的无奈。
(原标题:梁建章:缩短教育时长可成方向)
近日,国内著名人口学专家,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梁建章等人给出了自己对于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缩短教育时长。此举既能带来多方面的好处,缓解对社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能促进创新和创业的动力。梁建章表示,携程希望能招揽到19岁的本科导游人才及22岁的硕士工程师。
>>建议
缩短“常规”教育时长
在梁建章看来,近期的事件暴露了社会对于教育制度的无奈。
对此,梁建章和上海知名律师方正宇建议的方案是:缩短“常规”的教育时长。具体看,梁建章建议:首先取消中考,将初中3年和高中3年合并,且缩短为中学4年。其次,将大学教育分成基础的本科3年和研究生3年(因为大学有选修课,有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有的人则只需很短的时间)。再次,重点大
学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其他学院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同时,本科全国统一招生,研究生统考,但是各校自主招生,基本沿用现有的考试制度。上述建议并非出自臆想,是基于“全球各国的教育制度和未来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作出的判断。
以美国为例,虽然各个州的政策不一样,但教育时间长度看,“大部分为小学5年、初中两年、高中4年”,即初中和高中加起来,时间为6年。
>>理由
给学生更多发展机会
在梁建章看来,这个改革方案的好处是:仅仅通过调整整个教育体系内部的时间长短,就可一举多得。
比如,取消了中考,就解决了户籍改革的根本障碍,也很容易地把普及9年的初中教育变成了普及10年的全部中小学教育。梁建章称,中学改为4年后,可以适当减少人文科学的学习和浓缩自然科学的课程(因为有些知识在互联网搜索就可以获取)。
梁建章解释称,调整教育时长后,大学本科毕业的人只有19岁,硕士生是22岁,学生就有两次机会进入更好的学校,而且主要是在考研究生那次,因为好的学校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且大企业也以招研究生为主。
“这样可以大幅度减轻考生的压力。实际上不是两次机会,而是多次机会。”梁建章认为,研究生考试不同于高考,因为本科生已经具备了工作和养活自己的能力,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多次参加考试。
>>释疑
对社会活力及创新很有帮助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按梁建章的建议,19岁大学毕业、22岁硕士毕业,可能太年轻了。对此,梁建章表示,“这正是整个改革方案的优点。”
“根据现代经济和就业的特点,大学本科主要是掌握学习方法的通识教育,真正的技能要在工作中和研究生阶段学到。让大学生早点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进入社会对于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新都是有帮助的。”梁建章说。
对于企业来说,加入更年轻的元素,将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活力。以携程为例,目前公司不仅有60后和70后这样的壮年高管队伍运筹帷幄,还有80后的年轻创业队伍,勇往直前,并内部孵化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小老虎”项目。
对于这一点,身为企业CEO的梁建章认得很清:“现在创新和创业的难度越来越高,既要有30岁才能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技能,又要有20多岁的冒险精神和身体,如果中国的年轻人每人能够减少两年为高考而学习的时间,中国人力资源的供给将得到巨大提升,说不定也会有更多中国式的扎克伯格冒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梁建章看来,上述措施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现在高学历的女性不愿意生小孩,中国的人口将出现日本式的少子化危机。”梁建章说,如果女生能够19岁本科毕业、22岁硕士毕业,提前两三年进入社会,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谈恋爱、结婚、生小孩,就能更好地平衡职业生涯和家庭,缓解中国超低生育率的问题。
作为中国知名的人口学者,梁建章一直积极建议“中国人可以多生”。这不仅对企业有利、对创新有利,更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利。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市家传古玉博物馆9月7日在鼓楼西街举办
- 织密安全责任网,中国人寿助推楼宇经济稳健发
- 健康中国“加速度”:中国人寿以保险之力织密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
- 传承发展 弘扬国粹 天津召开昆曲研究艺术
- 中国人寿中期现金分红达67.27亿元,公司累计
- 中国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达358.73亿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
- 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
- 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
- 中国人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85.46亿,稳居行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突破7万亿元,上半年实现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