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家张藜生前关注音乐教育 盼年轻人打好基础
核心提示:5月9日12点52分,中国著名词作家张藜在北京复兴医院因糖尿病、心血管等多种疾病并发症去世,享年83岁。
张藜 图片来源:北京晨报
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记者 张曦)5月9日12点52分,中国著名词作家张藜在北京复兴医院因糖尿病、心血管等多种疾病并发症去世,享年83岁。治丧委员会负责人赵晓明先生告诉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张藜晚年很关注当下年轻人的音乐教育和各种选秀节目,“他曾表示希望年轻人在创作上打好基础,不要有病句”。
《亚洲雄风》原唱者韦唯悼念:一路走好
张藜生前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亚洲雄风》、《篱笆女人狗》、《我和我的祖国》、《山不转水转》等。
据公开资料显示,张藜1948年进东北鲁艺戏剧系攻读文学, 195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教,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美学进修生,东北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吉林省歌舞剧院(1957年调入)、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中央民族乐团创作室专职创作员(1970年调入),中央民族乐团作词,国家一级编导。
今天凌晨,《亚洲雄风》原唱者韦唯发微博悼念:“张藜老师一路走好,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挥泪忆深情。《亚洲雄风》为在天堂的您再次歌唱。”
“一个电话,一声噩耗。”作曲家许镜清通过微博感慨称,自己和张藜从90年代初开始合作,创作不下50首作品,包括《女人不是月亮》、《半边楼》、《火辣辣的娘们》等歌曲。在许镜清看来,张藜写词构思独特,“离曲能诵,谱曲能唱,朗朗上口,既新颖又富有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唉,生命有限,张藜先生已驾鹤西去,愿他一路走好”。
曾与张藜合作过《篱笆、女人与狗》、《亚洲雄风》等作品的作曲家徐沛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虽然张藜生病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还是感觉走得很突然,“他的离开是中国文坛尤其是音乐文学界的一大损失”。
著名词作家张藜(资料图) 图片来自人民网
张藜生前关注年轻人音乐教育
据北京爱心翀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藜治丧委员会的负责人赵晓明先生介绍,张藜到了晚年依然坚持创作,“他这几年因为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身体一直不好”。
在赵晓明看来,张藜的词很生动形象,“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歌词是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创作上的一缕春风”。
1999年,张藜开始筹备中国第一部音乐连续剧《爱不失约》,赵晓明告诉记者,这部音乐剧一共20集,讲述改革开放后一对情侣“下海”开饭店引发的各种冲突,“张藜请了近20位作曲家合作了104首歌曲,全部自己填词,已经录制完毕,未来希望找适合的机会,让这些作品面世”。
回忆起《亚洲雄风》的创作经历,赵晓明透露当时是先有旋律,然后再填词,“这在那个年代还是很少见的”。他表示,张藜晚年很关注当下年轻人的音乐教育和各种选秀节目,“因为张老是学音乐文学专业的,他曾表示希望年轻人在创作上打好基础,不要有病句”。
据悉,张藜的追悼会将于本周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医美行业深耕22年的余尚镁,用专业与匠心
- 天津:2025年“五一”假期 电动自行车之火烧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生命通道”不可“
- 津门匾魁蒋玉麟,守护瑰宝传承人
- 天津家传古玉民族文化博物馆2025年民间艺术
- 天津:2025年“五一”期间严防宾馆饭店“冒火
- CCTV智慧中国"爱我中华戏曲之花"庆五一国际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考察天津华莎大酒楼 探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
- 天津市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聘任新闻策划和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
- 天津:五一假期同欢庆 消防安全谨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