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公子》欲5亿美元卖身
核心提示:2015年10月,一位读者手中的《花花公子》杂志。本文图片均为东方IC资料图澎湃新闻记者闫鹏飞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美国著名杂志《花花公子》也走到了命运的拐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花花公子》(Playboy)的运营公司正在寻求交易,售价可能超过5亿美元,潜在买家包括对花花公子品牌感兴趣的企业以及新媒体机构等。上述报道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花花公子》的媒体业务赚了3800万美元,包括杂志和数字发行。
2015年10月,一位读者手中的《花花公子》杂志。 本文图片均为 东方IC 资料图
澎湃新闻记者 闫鹏飞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美国著名杂志《花花公子》也走到了命运的拐点。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花花公子》(Playboy)的运营公司正在寻求交易,售价可能超过5亿美元,潜在买家包括对花花公子品牌感兴趣的企业以及新媒体机构等。
上述报道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花花公子》的媒体业务赚了3800万美元,包括杂志和数字发行。另外,向其他公司收取品牌许可费用5500万美元。
声名显赫的《花花公子》由休·赫夫纳在1953年用600美元创办,创刊时使用了玛丽莲·梦露的半裸封面照,随后花花公子逐步开始涉及俱乐部运营、品牌授权等过程,休·赫夫纳拥有花花公子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
《花花公子》创办者休·赫夫纳。
《花花公子》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似乎更大。
《花花公子》利用前卫的图片在世界范围内赚了大笔钞票,同时也被认为开创了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性革命——《花花公子》和它的兔女郎商标,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当然,除了情色内容,《花花公子》其他内容的影响力也无法掩盖,比如,名人专访、新闻时事评论等,其采访的名人包括马丁·路德·金、约翰·列农和史蒂夫·乔布斯等,其整体言论倾向自由主义。
与大部分传统纸媒遭遇的窘境一样,《花花公子》也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发行量已经从1975年顶峰时期的560万份下降到目前的80万份。
花花公子公司曾一度上市,1999年股价超过30美元,但在互联网和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其股价跌至不足2美元,当年的亏损也到达了5130万美元。
在2011年,休·赫夫纳联合一家基金公司将花花公子公司私有化,估值约为2亿美元。
《花花公子》风格上最大的变动来自于对感官享乐主义的摒弃。
《花花公子》2015年10月宣布,即次年3月开始,该杂志纸质版将不再刊出全裸女性图片,此前,《花花公子》网站已经停止发布裸照,而且取得成功,这使该网站访问量增加了3倍,读者平均年龄从47岁降至30岁。
“现在上网就可以免费获得任何可想象的内容。” 花花公子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弗兰德斯称,所以当下刊登女性全裸照片这种做法已然过时。
《纽约时报》曾公布,《花花公子》杂志美国版每年亏损约300万美元,但花花公子公司把这些归为“营销费用”,它通过给无数产品授予花花公子品牌使用权来充分利用其兔子标志。
放弃裸照也会让品牌更为主流,特别类似于中国市场拓展。
虽然《花花公子》杂志本身从来没有进入中国,但在中国大陆授权的品牌商品却广受欢迎。
根据花花公子公司授权部门的公布,2014年,花花公子品牌产品在中国的收入为5亿美元,占全球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其还力争和中国厂商合作,将零售网络由3000家拓展到3500家。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日报》分析,花花公子公司可能要么分拆出售,要么保持现状压根不卖。
比如,花花公子大厦是赫夫纳的住宅,不久前“挂牌”出售。花花公子公司希望大厦成交价达到2亿美元,房地产业消息人士预计实际成交价更可能介于8000万至9000万美元之间。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
- 传承发展 弘扬国粹 天津召开昆曲研究艺术
- 中国人寿中期现金分红达67.27亿元,公司累计
- 中国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达358.73亿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
- 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
- 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
- 中国人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85.46亿,稳居行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突破7万亿元,上半年实现总
- 中国人寿上半年总保费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 中国人寿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409.31亿元,同比
- 中国人寿上半年总保费、队伍规模、内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