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科技 互联网 正文

微信提现预演央行新规?

字号: 2016-02-21 10:50 来源:中国经营报

核心提示:近日,微信一则以“零钱提现收费(从零钱到银行卡)”为核心的策略调整,让尚在猴年春节的喜庆气氛中陶醉的人们瞬时惊醒。为何在此时抛出这一消息?微信的目的何在?一时间众说纷纭。腾讯官方以一篇“九问九答”回应着各方的质疑。细看其调整的内容,与一个多月前央行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的内容多有契合之处。

近日,微信一则以“零钱提现收费(从零钱到银行卡)”为核心的策略调整,让尚在猴年春节的喜庆气氛中陶醉的人们瞬时惊醒。

为何在此时抛出这一消息?微信的目的何在?一时间众说纷纭。腾讯官方以一篇“九问九答”回应着各方的质疑。

细看其调整的内容,与一个多月前央行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的内容多有契合之处。而该《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微信支付此番调整似有为新规预演之意。

比如,《办法》将个人支付账户分为三类(分别为I/II/III类)。其中,I类支付账户的账户余额仅可用于消费和转账,余额付款交易自账户开立起累计不超过1000 元(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

同时,《办法》第六条规定,支付机构应当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的,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

回看微信支付的规定,“每位用户(身份证维度)有累计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与《办法》中I类支付账户十分相似。而其对此的解释是,“绝大多数用户零钱包里的金额其实都远少于1000元,这是定这个标准的主要原因”。

然而,这看似的巧合背后或隐藏着奇妙的逻辑。

微信猴年春节期间(除夕到初五)的红包整体数据显示,微信红包春节总收发次数达321亿次。总计有5.16亿人通过红包与亲朋好友分享节日欢乐。相较于羊年春节6天收发32.7亿次,增长了近10倍。

如此巨量的红包必然导致用户的零钱包余额暴涨,也就是说微信支付的资金池盆满钵满了。

然而,这却有悖于即将到来的监管方向。

于是,微信支付随即推出了零钱提现收费政策,却给大家留下了十几天的缓冲期,原因何在?

据悉,在微信6亿多用户中,实际绑定银行的用户仅为2亿。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微信用户还游离在良性的支付生态之外。

微信收费前夕的缓冲期必然出现集中提现潮,而如果想提现就需要先绑定银行卡。

至此,用户银行卡的绑定数量必然大增,而支付账户的余额将快速下降。微信支付借此完成了支付生态的完美调整。

再比如,《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因交易取消(撤销)、退货、交易不成功或者投资理财等金融类产品赎回等原因需划回资金的,相应款项应当划回原扣款账户。客户购买投资理财产品需要赎回本金和收益时,支付机构应当将资金划回原扣款账户,而不可默认划至支付账户,以保证交易的可追溯性。

而腾讯官方的表述显示,用储蓄卡购买理财通产品,提现免费。在“零钱”购买,资金免费赎回到“零钱”;在“理财通”购买,资金免费赎回至指定储蓄卡。这正应了央行关于交易资金“原路返回”规定的释义。

此外,央行指出,网络支付应始终坚持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实际支付需求。

而腾讯也在宣布零钱提现收费之余,大力宣传微信支付在线上线下使用场景搭建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极力引导支付账户余额向消费领域进行转化。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6.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104.2%,预计至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52.11万亿元人民币。

央行指出,近年来,支付机构大力发展网络支付服务,促进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支持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普惠金融纵深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也面临不少问题和风险,诸如客户身份识别机制不够完善,为欺诈、套现、洗钱等风险提供了可乘之机。以支付账户为基础的跨市场业务快速发展,沉淀了大量客户资金,加大了资金流动性管理压力和跨市场交易风险等等。

从央行的表述中不难看出,规范网络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的意图十分明显。

2016年,苹果的Apple Pay已拍马杀到。支付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管理新政的实施在即,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必然引发各大支付机构的政策调整。而微信支付此时的调整,既顺应了政策导向,也满足了自身发展需要,可谓未雨绸缪之举。此举让人们为即将实施的支付管理办法,以及未来的市场变化有了些许感受和调整准备,可说是一次漂亮的预演。

Tags:支付 提现 微信 新规 账户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