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遗体告别仪式举办 朱军、常宝华等追思(图)
核心提示:李双江和妻子参加追悼会。昨天上午,著名艺术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原创作员阎肃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多位演艺界人士、部队官兵和普通群众来送老爷子最后一程。“文坛泰斗满腹经纶巨笔生花花鲜秀中华,时代楷模一腔赤诚大德流芳芳馨沁人间”,34字的挽联诠释了阎肃一生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辈子为信仰而歌、为时代放歌、为强军高歌的炽热情怀。
李双江和妻子参加追悼会。
昨天上午,著名艺术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原创作员阎肃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多位演艺界人士、部队官兵和普通群众来送老爷子最后一程。“文坛泰斗满腹经纶巨笔生花花鲜秀中华,时代楷模一腔赤诚大德流芳芳馨沁人间”,34字的挽联诠释了阎肃一生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辈子为信仰而歌、为时代放歌、为强军高歌的炽热情怀。“人间终究留不住,天堂笑迎不老松”,送别的群众道出心中的哀恸和不舍,含泪送阎老最后一程。
最后的送别
阎老,一路走好
“红岩上,红梅开……”昨天上午9点,《红梅赞》回荡在追悼会礼堂上空,这首歌是阎肃的代表作——歌剧《江姐》的主题歌。遗照中的阎肃手托下颏,凝视前方,笑容依然慈祥。阎老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
清晨天朗气清,前来吊唁老人的既有生前好友、演艺界人士、部队官兵,也有素昧平生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排着长队、噙着泪水为阎老送行。昨日,参加追悼会的人们人手一张阎老的纸质遗像,胸前戴着白花,面色沉重,向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深深鞠躬,好多人控制不住情绪,失声痛哭。
10点40分左右,阎肃的儿子阎宇双手捧着黑白遗像,慢慢走出礼堂,身后仪仗队托着阎老的遗体,阎老的家属和部队官兵紧随其后。灵车缓缓启动,依依不舍的人们簇拥向前,又不忍阻住道路,他们含着泪,目送老人最后一程。大家齐喊:“阎老,一路走好!”
演艺界追忆
李丹阳 我一直牵挂着他
女高音歌唱家李丹阳和阎肃的渊源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首《亲亲的茉莉花》,这首歌是阎老特地为她写的词,从此就伴随着李丹阳一路成长。李丹阳回忆,他们多次有过合作,阎老的豁达、敬业、一丝不苟让人印象深刻,每次看到他都是乐呵呵的,嗓门很大,一直觉得他是一个身体倍儿棒的老人。
“从阎老生病到进入急救室,心里一直牵挂着他。”昨天,李丹阳从老家赶来送别老人,“阎老像他的歌声一样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张继钢 令人感动的长者
来自解放军的艺术家张继钢从礼堂出来时,眼中仍然噙着泪水。谈起阎老的过往,他用“家国情怀”来形容。张继钢说,阎肃老人做事非常负责任,是一名令人感动的长者,“合作那么多年,他从不迟到、早退,对我们的文本和歌词,极其负责任,不放过每一个字,每一个概念。”
张继钢两个月前去医院探望,阎老处于昏迷状态。“今天我无论如何都要过来。看着老人被鲜花簇拥着,被党旗覆盖着,军帽庄严地放在他身边,我想起了一首诗,让生者如夏花般灿烂,愿逝者如秋叶般静美,这像是给未来的一封信,也是给逝者的信。”
朱军 艺术高度让人仰望
朱军跟阎老认识20多年。阎老也参与过《艺术人生》的前期策划。朱军说,阎老很少直接提出尖锐的意见让人下不了台,即使某些意见比较尖锐,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化解,他非常照顾别人的感受。
“他生活的智慧,他对时代的把握,他对人性的揣摩,像一个智者才能达到。”在朱军印象中,阎老还是一个很勤奋爱读书的老人。近年来他曾经问过阎老:“您现在还读书吗?”阎老说,“那当然咯,读书跟吃饭一样,什么都可以不干,书不可以不读呀。”
“他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是我们要仰望的,他做人那份低调却要我们每个人俯下身去看他,这一仰一俯体现了他人生的宽度,是他的修养和智慧,也是他在生活中磨砺出来的最宝贵的人生经验。”朱军说。
常宝华 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86岁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由于情绪激动,言语中带着颤抖。常宝华说:“他不愧为大师,不愧为大家,年轻人都应该向他学习。”常宝华年轻时和阎肃接触得比较多,曾经找他写过歌词,阎老随和的性格让他非常感动,“谁让他写,他都会考虑,都要写出来,而且写得特别好,特别快,非常俏皮,至今我仍欠着他的账。”
石小杰 应该学阎老“德”在“艺”前
相声演员石小杰昨日为参加阎老追悼会,从新加坡赶回北京。“我欠老爷子一份情。”石小杰说,前段时间做了一档节目,遇到阎老,想要送他一张自己的CD,“那会儿我答应他哪天有机会带给他,没想到等不到了。我这辈子没有崇拜过任何人,品德上我只崇拜阎老。他特别低调,演员都应该学学阎老,把德字放在前,人的一生除了艺术,还应有德。”
“看到那么多爱戴他的人为他送行,阎老在天国会很快乐地生活。”石小杰说。
本版采写 京华时报记者 潘珊菊
本版摄影 京华时报记者 张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
- 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以“百县万店惠民生”激
- 老兵俱乐部《搀扶》唱响创亮盛典 真情演绎
- 天津:动火作业“十不干” 安全永远第一位
- 天津:安全生产不容忽视 动火作业安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