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遗产加速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核心提示:中新社兰州1月24日电(记者冯志军)2016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24日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谈及该省文化遗产“走出去”时如数家珍。她说,过去一年,围绕文化遗产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甘肃文博单位与美、俄、英、日等国及台湾地区相关机构在石窟保护、考古研究、佛教艺术等领域开展了深入持久地合作。占据古丝绸之路近四分之一长度的甘肃,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中新社兰州1月24日电 (记者 冯志军)2016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24日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谈及该省文化遗产“走出去”时如数家珍。她说,过去一年,围绕文化遗产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甘肃文博单位与美、俄、英、日等国及台湾地区相关机构在石窟保护、考古研究、佛教艺术等领域开展了深入持久地合作。
占据古丝绸之路近四分之一长度的甘肃,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2013年初,中国政府批复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记者注意到,2015年,“56件流失海外多年的大堡子山遗址出土金饰片分两批回归”对甘肃文化遗产与海外交流合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国家文物局的主导推动下,经过十年努力的这一“结果”,是中国依据有关国际公约,通过政府间谈判成功追索非法流失境外文物的首个成功案例。
马玉萍表示,“十三五”时期,甘肃将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依托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的平台和窗口,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有关省份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将该省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敦煌学、简牍学、长城学等国际显学的研究基地和中心。
在2016年,甘肃筹备了一系列“内外兼修”的文化遗产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相关机构深入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展示领域的交流合作,举办纪念莫高窟营建1650周年系列展览及学术活动;引进一批国内外文物展览等。
值得关注的是,来自甘肃各地的珍贵文化遗产将继续“走出去”,包括赴美国的《敦煌艺术展》、《秦汉文明展》、《从王国到王朝展》和赴日本的《唐代陶俑展》,以及赴台湾的《秦文化展》等。(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金莲花产业出海国际研讨会在津召开 中美专
- 全能王者,实至名归!福田风景i9+斩获2025中国
- 从绿色创新到安全零伤害,亨斯迈的可持续发展
- 跨越“数字鸿沟” 筑牢风险防线——中国人
- 天津首例新业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落地观察“
- 陇南核桃系列饮品走红天津市场:一颗核桃的匠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