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遗产加速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核心提示:中新社兰州1月24日电(记者冯志军)2016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24日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谈及该省文化遗产“走出去”时如数家珍。她说,过去一年,围绕文化遗产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甘肃文博单位与美、俄、英、日等国及台湾地区相关机构在石窟保护、考古研究、佛教艺术等领域开展了深入持久地合作。占据古丝绸之路近四分之一长度的甘肃,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中新社兰州1月24日电 (记者 冯志军)2016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24日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谈及该省文化遗产“走出去”时如数家珍。她说,过去一年,围绕文化遗产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甘肃文博单位与美、俄、英、日等国及台湾地区相关机构在石窟保护、考古研究、佛教艺术等领域开展了深入持久地合作。
占据古丝绸之路近四分之一长度的甘肃,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2013年初,中国政府批复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记者注意到,2015年,“56件流失海外多年的大堡子山遗址出土金饰片分两批回归”对甘肃文化遗产与海外交流合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国家文物局的主导推动下,经过十年努力的这一“结果”,是中国依据有关国际公约,通过政府间谈判成功追索非法流失境外文物的首个成功案例。
马玉萍表示,“十三五”时期,甘肃将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依托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的平台和窗口,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有关省份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将该省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敦煌学、简牍学、长城学等国际显学的研究基地和中心。
在2016年,甘肃筹备了一系列“内外兼修”的文化遗产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相关机构深入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展示领域的交流合作,举办纪念莫高窟营建1650周年系列展览及学术活动;引进一批国内外文物展览等。
值得关注的是,来自甘肃各地的珍贵文化遗产将继续“走出去”,包括赴美国的《敦煌艺术展》、《秦汉文明展》、《从王国到王朝展》和赴日本的《唐代陶俑展》,以及赴台湾的《秦文化展》等。(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以两乡网点“小切口” 写普惠金融
- 天津家传古玉民族文化博物馆拍卖有限公司 1
- 天津市沧州商会召开工作会议 明确五大职能
- 天津:“银龄智享秀夕阳”数字生态平台新闻发
- 国际CMF设计奖·展览馆正式开馆——开启全
- 金融文化实践录 | 以“浙江精神”赋能国寿
- 天津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梵行书院2025大
- 金融文化实践录|中国人寿:守护“小确幸”,托
- 天津静海消防联合区教育局为全区家长发送《
- 中国人寿乡村振兴实践入选人民网“2025人民
- 秦征先生铜像雕塑捐赠仪式在天津画院隆重举
- “津韵明德,二载华章”——津园养老社区联合
- 匠心守非遗 岁月铸传承|天津举办戏曲传承与
- 四抓落实在行动丨中国人寿筑牢中原民生保障
- 天津时尚盛会圆满落幕:时尚姐姐圈启动暨春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以案释险筑牢消费
- 鹭岛情暖普惠路 国寿守护万家安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要小心 防范火灾别大意
- 天津:电动自行车防火 牢记“全攻略”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提示 不要改装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