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才知道 原来房颤是“真凶”
核心提示:5倍——房颤是中风的高风险因素,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比普通人增加5倍。
受访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黄立安
文/羊城晚报记者 胡菁
说起房颤,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会觉得陌生和遥远。然而,以下一组数字,或许能让你对房颤有所认识和警觉——
800万——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65岁以上为2%-4%,80岁以上为9%-14%,目前我国约有800万房颤患者,是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常见心血管疾病。
39%——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患者,如果你是其中一员,更要提防发生房颤。39%的高血压易发生房颤,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更易发生。
5倍——房颤是中风的高风险因素,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比普通人增加5倍。
每6个中风患者就有一个房颤
如果不是因为晕倒被送进医院,42岁的刘先生绝对不会相信自己会因为房颤而“中风”。
那天早上,刘先生打开电脑准备工作,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睛和手不听使唤,站起来的一瞬间,头晕目眩,栽倒在地……幸亏同事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才得以抢救过来。经检查,医生告知刘先生:“你患有房颤。”正是因为房颤导致的血栓阻塞了他的脑血管,从而引起了中风。
“我接诊过不少40岁左右的中风患者,主要症状是言语不清、头晕、无力,进一步追究才找到病根,是心房颤动在作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黄立安介绍说,每6个中风患者就有一个是房颤患者。“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比平常人高5倍。但由于房颤症状隐匿,不少患者未能及时发现或及早诊治,长期忽视就容易引发中风。”
房颤引发的中风更可怕
房颤怎么引发中风呢?黄立安解释:“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但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大幅下降,心房中的血液因此容易淤滞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阻断供血,造成中风。所以说,房颤是因,中风是果,血栓形成是罪魁祸首。”
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大多数中风为缺血性中风,其中有近两成缺血性中风是由心房顫动引发的。黄立安指出,房颤导致的中风比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更可怕,由于栓塞面积更大,合并症更多,且病发突然,使其呈现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三高”特征。
房颤已成为中风早期死亡和严重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一旦得了房颤,要有预防中风的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中风发生的风险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坚持抗凝治疗预防卒中
由于房颤引起的中风大多为脑梗死,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对房颤的认识不足,我国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仅为10%,这一现状加剧了我国房颤中风的危机。此外,传统抗凝药物使用比较麻烦,患者需频繁到医院验血调整剂量,且存在出血风险,这些因素也是患者不愿意用药的因素之一。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不断问世,专家建议房颤患者可采取更加积极的抗凝治疗策略来预防中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改善了传统药物的诸多局限,疗效和安全性更高,可有效减少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
另外,专家还提醒,在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改变生活方式对于房颤患者远离中风也非常必要,如戒烟、戒酒,避免饮用有咖啡因的饮料;经常监测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遵从低盐和低脂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杜绝不良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
- 天津:五一假期同欢庆 消防安全谨记心
- 天津市七部门联合发布“五一”劳动节消防安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理赔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适老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智能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构建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打造全场
- 全国劳动模范!这名国寿员工获殊荣
- 戎耀启航创享未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健康普惠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抗性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健